聯系我們
電話:0335-3033211 13011460053
聯系人:呂志興
地址:秦皇島市海港區秦皇東大街288-1號(大秦左岸門市)風音琴行
傳真:0335-3033211
來源:admin 發布時間:2021-04-10 14:07:41
學古箏,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一點也不稀奇,據統計,全國目前已有超過500萬人學箏,考級人數也已超過小提琴,形成了一股習箏熱潮。30多年前,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王中山教授開始習箏,他沒想到古箏如今會這么普及,但見證并參與古箏發展壯大的他告訴大家:“古箏目前的發展態勢生氣勃勃,正處上升階段……”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古箏?為什么古箏普及程度在全國越來越高?只是幾十年的工夫,習箏潮何以如此之熱?熱度背后除了藝術的美感,還有些什么推動力呢?下面就隨著多位名家了解其中的原由吧!
原因一:古箏藝術魅力不凡
古箏屬于彈撥樂器,音質清脆悅耳,聽來讓人聯想起電影里的流觴曲水。很多愛好者學古箏的初衷都來自于古箏的魅力,覺得彈起來非常好聽,又很優雅,對氣質的培養應該很有幫助。
中國當代著名古箏演奏家、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王中山教授
王中山教授把古箏熱的原因總結為“三好”:好看,好聽,好學?!昂每础痹谟诠殴~的造型具備民族樂器特有的流線美和古韻美,彈奏時姿態優美;“好聽”是指古箏音質上和手法上的出色表現力,不論是慢板的古典悠揚還是快板的氣勢磅礴,古箏都能用21根琴弦完美呈現;而“好學”則意味著容易入門,五聲音階易掌握,即使初學者也能撥弄出簡單的旋律,不像一些西式樂器,需要一定的技巧方能發出優美聲音。
原因二:古韻積淀不老招牌
對中國人來說,古箏不僅是一件樂器,更是代表古韻的民族文化招牌。多少次,我們陶醉在電影中古箏女子的柔情里;多少次,我們又游弋在茶館優美清柔的箏曲里,尋到了心靈的寧靜。歷史的積淀賦予了古箏深刻的內涵。這是古箏在樂器大潮中得以昂首的資本,同時亦昭示著民族文化重新受到現代人的關注和回歸。
著名古箏教育家、演奏家、中央音樂學院周望教授
中央音樂學院周望教授盛贊當今古箏煥發的新活力:“古箏的表現形式日益多樣化,而且越來越現代時尚,很多專家學者都在努力發展這門藝術。與時俱進是古箏熱持續升溫的另一大原因。
王中山在他的恩師趙曼琴“快速指序技法體系”的基礎上,獨創左手戴義甲和左手輪指的技法,進一步完善了古箏演奏技巧,這一創新使左右手分工的不平衡得到了改善,古箏在合奏中跟不了快節奏的尷尬境地也得到了改觀。
原因三:時代激活民樂力量
王中山教授說,古箏藝術的發展離不開時代?!半S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,民族自信心日益強大,民樂的地位更高了?!?/p>
豐元凱主任認為:“社會的需求日益多樣化,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古箏、二胡、琵琶等民族樂器的魅力,投身民樂的學習,這是非常好的現象?!薄艾F在市面上古箏均價2000至5000元左右,比起鋼琴等西洋樂器相對便宜,這也是很多家庭選擇學習古箏的一個原因?!?/p>
中國樂器協會信息部豐元凱主任
周望教授提到:“媒體讓古箏的聲音傳遍海內外,也讓更多人認識并愛上了古箏?!爆F在每年都有很多古箏比賽,不少在電視上播出,網絡上也有視頻,吸引了很多觀眾。央視也有樂器教學節目,讓古箏名家在電視上教古箏。民樂的力量已經被激活。40年前的中國,普通人中學古箏的可謂鳳毛麟角。今天,我們的民樂不僅走入了尋常百姓家,還走出國門,成為世界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老外眼里,民樂更多時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標簽,它古老、神秘、美妙,并正不斷發展,就像這個古老的、騰飛著的中國一樣。
原因四:沒那么多深奧的理由,很簡單--就是喜歡
人的一生,一定要學一門樂器。有什么理由比得上“喜歡”兩個字呢?這就是緣分吧,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,喜歡她的聲音,喜歡她的外型,喜歡某一首古箏曲,因為某個人,緣自某件事兒,等等。